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我国举办,随着冬奥会的临近以及政府对于冰雪运动的宏观激励,国内正掀起一股“全民上冰雪”的运动热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作为“冰雪故乡”的东北坐拥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尤其重视冰雪娱乐项目。随着滑雪运动参与者的逐年递增,滑雪人群对滑雪本身及周边服务体验性要求也在逐步提升,滑雪周边市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期。
1.1.1项目简介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选址在桦甸市桦郊乡平安村。总体规划面积为45万平方米,其中雪道占地35万平方米,戏雪娱乐区域占地约3万平方米,在东北地区属规模大、功能全、项目丰富的滑雪场及冰雪娱乐场地。具备度假、运动、旅游三大属性,融滑雪运动、戏雪娱乐、四季游玩等功能,满足游客对吃喝住宿、休闲娱乐等的需求,可定位为目的地度假型滑雪场。
1.1.2市场前景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1世纪旅游业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调查报告预测,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旅游业作为经济支柱的地位不会改变,未来10年旅游业是世界经济领域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冰雪旅游、生态旅游、全域旅游、文化旅游和名目繁多的主题旅游项目将迅速崛起。
(1)冰雪旅游发展现状
中国冰雪旅游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相较于欧美国家中国人的滑雪普及程度并不高。奥地利滑雪人口占比36%,人均滑雪次数5.9次;日本滑雪人口占比9%,人均滑雪次数2.5次;而中国滑雪人口只占比不到2%,人均滑雪次数也只有1.08次。
随着吉林省特色旅游产品市场的建设与逐步完善,已形成了具有自己品牌的特色旅游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高。特别是冬季冰雪旅游项目备受欢迎并异常火爆。春节“黄金周”期间冰雪旅游吸引了大批外省(市)旅游团队游客。吉林省各大滑雪场游客爆满,滑雪用具供不应求。看雪、玩雪、滑雪等各项冰雪特色活动给游客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令许多游客流连忘返。近年来,吉林省不断推进冰雪产业发展,已经打造一批吉林特色冰雪文化符号,前往吉林省的游客增长迅速,长春、吉林市和长白山游客同比增长均超过100%。
(2)冰雪旅游市场前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居民旅游消费需求旺盛,节假日外出旅游也呈必然趋势,使我国旅游行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冰雪旅游更强调游客的参与度、互动度,所以一直受到年轻人的青睐,2019年国内参与冰雪旅游的游客中80后占比最高达到了26%,00后以23%的占比位居第二,其中男性占51%,女性占49%。此外,冰雪的纯洁、浪漫等特质吸引了大量情侣参与到冰雪旅游中来,家庭组团游更是越来越成为冰雪旅游市场主力军,在出游人群中情侣游、家庭游分别占出游总人次的17%、37%,雪场夏季项目也越来越针对此消费群体作为主要策划吸引点。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会为我国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机会,保守估计到2030年中国滑雪人次将增长到1亿至1.2亿人次。我国已是冰雪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大国,以冰雪旅游为核心的冰雪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冰雪旅游正成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支撑产业。以冰雪观光为主体,冰雪休闲、滑雪度假为补充的中国特色冰雪旅游发展模式正在形成,冰雪旅游的时代已经到来。
1.1.3技术分析
用电分析:根据项目用电情况滑雪场总期建议配备变压器共五台,场地造雪和运力设备需配备容量为630KVA的变压器二台,1000KVA的变压器一台。服务大厅根据实际所需电量单独配备变压器二台。
用水分析:本项目用水主要为人工造雪用水(平安水库)和生活用水(打井或其他市政饮用水引入雪场)。
本项目造雪面积约为40万平方米,根据造雪面积总期基础配备造雪机30台。根据项目所处区域、造雪时长、造雪规模,滑雪场总期用水量约30万立方米。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本项目地处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吉林省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吉林的雪飘在空中是美景,挂在枝头是雾凇,落在手里可以从指缝间滑落呈粉末状,也就是传说中的粉雪,而粉雪是滑雪爱好者们的挚爱。
本项目依托得天独厚的冰雪旅游资源,借助已建成的北大湖、长白山、松花湖、朱雀山等周边滑雪场既有的人气和组团优势,瞄准新的市场需求,走差异互补的经营策略,建设内容更丰富、体验更为多样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为滑雪爱好者提供更多的雪场选择和更全面的冰雪周边服务。项目投入运营后无疑将成为下一个滑雪旅游度假圣地,吸引更多省内外游客前来体验滑雪、旅游度假。
(1)政策条件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印发关于《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通知;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这一系列国家层面政策的先后出台,加上“三亿人上冰雪”政策的发布以及冬奥会带来的利好,以滑雪运动为主题的冰雪旅游产业将正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2020年,吉林省出台《吉林省滑雪场建设布局规划(2020—2025年)》,主要围绕建设世界级滑雪运动休闲目的地、世界级滑雪旅游观光目的地、国际冰雪产业合作交流中心和国家冰雪人才培养基地来设计发展定位;同时,提出了推动形成“两带多点”的滑雪场建设布局;明确了到2022年全省滑雪场数量达到60座,到2025年全省滑雪场数量达到100座(竞技体育滑雪场数30座,大众滑雪场数70座)规划目标,实现雪场数量成倍增长。
(2)地域优势
桦甸地处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的前缘,全境明显地分为山地、低山丘陵、沟川沟谷平地三部分,总的地貌特征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势两翼高,中间低,东南和西北向中部倾斜。境内多山地和水系,共有大小山峰共119座,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4座;大小河流251条,松花江、辉发河纵贯全境。桦甸市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明显。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严寒漫长。年平均气温3.9℃,一年之中降雪长达6个月,最大冻土深度197厘米。无论是所处纬度和海拔高度,还是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都是开发建设优质滑雪场的理想之选。
(3)交通环境
桦甸市地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吉林、辽源、白山、通化、延边五个地级市的几何中心,与周边主要城市同处于两小时经济圈范围。现已建成各级公路667条,通车里程达3024公里。本项目选址位于桦郊乡平安村,距正在建设中的延长高速公路桦甸西互通仅16公里,距吉桦一级公路仅2公里,紧邻多条主干道,交通便利,自驾或城际公交皆可抵达。
(4)基础设施
项目选址所在地综合资源及环境条件优势比较突出,为项目后期整体运营和开发提供了基础保障。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条件便利,四周环境良好,给排水、供电、水文地质条件皆有保障。
(3)产业优势
吉林省旅游资源开发的潜能巨大。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绿色生态、冰雪娱乐、温泉度假、历史遗迹、边境风光、民俗风情、工业及红色旅游等众多旅游,对旅游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桦甸旅游资源在吉林省可谓一枝独秀,境内山环水绕,风光秀美,以“三湖、两园、一山、一城”为代表,具有黄金文化、山水文化、林莽文化、长白山民俗风情以及白云黑土地天然耦合特征,旅游开发空间广阔。
(4)人才优势
吉林省各大高校、职业学校每年都会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从事冰雪产业的毕业生,大都集中在吉林省各大滑雪场和冰雪乐园就业,本项目建成后可吸引一大批行业内人才前来从业;同时依托项目技术合作方北京卡宾滑雪滑雪体育发展集团在行业内的领军地位,可输送高质量的技术及人才培训等服务,为项目后期运营提供技术保障。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总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总造雪面积40万平方米。计划分为二期建设:一期工程造雪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主要购置和建设雪具大厅、初级雪道、牵引缆车、造雪系统及设备、戏雪设备及设施等;二期工程造雪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中高级雪道、温泉酒店、商业街、民宿、戏水游乐设施、休闲观光农业、及湿地观景观等附属设施。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5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1448万元。
项目总投资汇总一览表(见附表)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可接待游客25万余人次,按人均消费400元计算,年销售收入可达1亿元以上。
1.4.2社会评价
本项目投资及规模相对较大,游客接待能力较强,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可有效安置当地劳动力就业,对当地旅游业、服务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加速发展拉动作用明显。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技术、资金、市场营销等方面全面合作
1.7项目建设地点
桦甸市桦郊乡平安村
已完成项目选址和初步规划设计。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第二松花江上游,长白山向松嫩平原过渡的腹地。地处东北亚中心区域,紧邻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吉林、辽源、通化、白山、延边五个地级城市的几何中心,与周边主要城市同处两小时经济圈。全市幅员面积6626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八山一水一分田”,辖3乡、6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2个省级特色园区,156个行政村,19个社区,总人口45万,市区常住人口20余万。
2.2概况
名称:吉林省桦甸市商务局
地址:桦甸市桦甸大街100号
2.3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省桦甸市商务局
联 系 人:王旭阳
电 话:18643268928
电子邮箱:18643268928@163.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项目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