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简介
华能中储(吉林) 股份有限公司(拟注册)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美国正道新能源集团、香港正道新能源汽车集团等机构。与国电投、国能集团等单位合作,准备在吉林注册设立的一家致力于建设储能电站、开发储能核心技术、生产储能配件组建及成套智能装备的专业公司,在吉林市选址建设的储能产业园。
(1)储能产业发展现状
2020年,电力储能项目装机的同比增长率为136%,电化学储能系统成本也突破1500元/kWh的关键拐点,正如《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所规划,储能已从“商业化初期”迈入了“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储能产业历经“十二五”时期的技术验证,“十三五”时期的示范推广,从技术到应用已经为规模化发展打好基础。“碳中和”目标下,储能产业发展目标初定,“十四五”时期储能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战略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明确和提升,目前国家层面也在积极统筹各应用领域的发展需求,形成顶层设计,我们期待针对储能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从国家到地方能够分阶段逐步解决,并细化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将储能从支撑能源转型的一种新技术,培育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十四五”时期,储能技术将在性能提升、成本下降方面实现进一步突破,随着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产业将实现爆发式增长,我国将成为全球储能第一大市场!
2020年是国家“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间储能在技术、应用层面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四五”是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对储能支撑新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发展目标至关重要。储能产业同仁如何抓住机遇,迎战变局,推动实现储能全面商业化发展,建立国际市场引领地位,已然成为行业迫切需要给出的答案。
(2)储能产业市场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要宣示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擘画了宏伟蓝图。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提出了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承诺,为我国未来十年、四十年的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在这一伟大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应把握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契机,充分发挥储能技术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中的作用,提升储能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战略地位,推动储能产业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
1.1.3技术分析
①半固态液流电池,不仅减少了电池内的“无效材料”,而且提高了电池的能效,成本仅为现有电动汽车所用电池的三分之一,但却能让电动汽车一次充电的行驶里程加倍。该项技术比较适合大型储能项目。半固态液流电池技术由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和工程学教授蒋业明团队合作提供。
②把新能源汽车淘汰的电池继续使用,利用项目公司的核心技术--BEMS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优化梯次启用电池储存电能,为发电厂和用电客户提供不间断的低价电和建立备用应急电源。该项技术比较适合小型分布式储能项目。BEMS动力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研究院所属北京众诺达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提供,通过单体电池控制和动态均衡重构芯片,解决了电池组中电池过充、欠充、过放的弊病,电池组免受电芯“短板效应”之忧,实现备用电池组更加充分并有效的利用,同时大幅度提高现有备用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BEMS是动态重构技术在蓄电池领域的典型创新成功应用。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截止2021年7月,国内共颁布了13项储能相关政策。其中,国家政策5项。
7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快先进绿色技术产品应用。支持探索利用锂电池、储氢和飞轮储能等作为数据中心多元化储能和备用电源装置,加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推广应用。
7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主要目标,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在高安全、低成本、高可靠、长寿命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
7月16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化学储能电站项目督导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要求,检查化学储能电站项目的安全管理情况,具体检查事项包括关键设备质量、电站设计、电站施工、电站运维、电站并网、安全生产管理等。
7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能源迎峰度夏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强调峰能力建设,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要加大力度推动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加快发展,不断健全市场化运行机制,全力提升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调峰能力。
7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通知要求,明确分时电价机制执行范围。鼓励工商业用户通过配置储能、开展综合能源利用等方式降低高峰时段用电负荷、增加低谷用电量,通过改变用电时段来降低用电成本。
(2)吉林空间
吉林省2025年以及2030年的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要达到新能源装机3000万千瓦,无论装机规模,还是发电量都要超过水上三峡。到2030年时,装机规模目标是三个三峡,达到6000多万千瓦,这样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能够更好实现。今年再建风电装机是以前十几年、二十年的总和,意味着吉林省在新能源产业发展正处于加速期。
吉林省能源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力推进吉林“陆上风光三峡”、“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等重大能源项目建设,全力推进落实“11125”新能源发展重点任务,即“一个基地、一条通道、一条产业链,两个园区,五大工程”。
打造“新能源+储能+局域电网”的源网荷储模式,降低用电成本,推进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园区建设“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实现园区内企业用能绿色、管理智能、电价优惠的目标,破解我省用电总量小、电价高等难题,吸引用电大户落户园区,扩大我省用电总量,促进新能源消纳。实施五大工程:
一是有序推动生物质能源利用工程。二是加快实施储能建设工程。 三是积极开展氢能开发利用工程。四是开展电能替代工程。五是实施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
“十四五”时期立足风、光、水、地热、油页岩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势,全力打造国家级新能源生产基地。
一是着力提升新能源供给能力,统筹建设西部“陆上风光三峡”等工程,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二是着力推动新能源消纳利用,打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消纳基地、外送基地、制氢基地,推进“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建设,建设“绿电”园区,打造“中国北方氢谷”。
三是着力推动新能源产业配套集成,围绕风电、光电、氢能、储能、碳纤维等产业链招商引资,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打造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四是着力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努力打造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交流平台、合作平台、创新平台。
(3)现实意义
储能项目对吉林市的作用和意义
1、解决了目前电力市场“用不完”和“用不起”的供需矛盾。一方面,发电企业建立储能电站,可以解决“窝电”、“垃圾电”等问题;另一方面,用电企业建立储能电站,可以在“谷”段把储能电站电池充满电,白天使用储能电站的电池电源,可以实现最低电价用电,避免了“峰、平”两个时段电价的支出;
2、解决了正常用电电源和建立备用应急电源增加成本的矛盾。鉴于吉林经开区某化工企业临时停电导致有毒气体无法排除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事故,各个相关企业均应建立备用应急电源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相关企业可以建立储能电站作为正式电源,把国网电作为备用应急电源,这样既可以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又实现了不断电的目的;
3、解决了新能源汽车淘汰电池有环保隐患和可持续使用的矛盾。建设储能产业园和分布式储能电站,一方面为“一汽”等新能源车企解决了新能源汽车淘汰电池的环保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吉林省的光电企业、风电企业、生物质电企业解决了无法上网的垃圾电充分利用的问题。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计划占地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建设储能产品生产线及配套设施。同时,建设成品库、原料库、办公大楼、研发中心、销售展示中心、生活服务中心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等。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5亿元,其中利用专项债固定资产建设10亿元;流动资金、技术、设备、知识产权等共5亿元。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25.1亿元,利润6.2亿元,投资回收期8.5年,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8.5%。
1.4.2社会评价
为吉林炭纤维产业集群提供每年15亿度低价电和绿电能源保障。,同时将成为吉林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可靠保障。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需要利用专项债建设厂房等固定资产。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市。
1.8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2.2概况
美国正道集团: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成立,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市,并在美国和中国设有多个制造基地。美国正道汽车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清洁能源混合动力汽车的最主要制造商之一。努力打造一家集开发、生产、销售高能效低排放为一身的高科技汽车的全球领先企业,并为全球消费者提供质量高、性能优异的汽车和售后服务。公司的产品将给汽车工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改善地方经济、并增强美国在环保节能汽车的开发、制造、销售等方面的实力和领导地位。
香港正道集团:正道集团有限公司( Hybrid Kinetic Group Ltd. )是香港证交所上市公司( 股票代码01188 ),集团总部位于香港,并在全球设有多家附属机构。目前较为引人注目的业务为清洁能源汽车及其电池、电机、电控等三电系统的开发、生产及其它相关业务。正道集团秉承董事局主席仰融博士“科技领先,循序渐进,整车与金融创新相结合”的理念,长期致力于为汽车工业发展及营销模式带来突破性的变革。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由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重组组建。国家电投以建设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方向,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新集团,努力做国企改革的先行者。
国家电投是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是一个以电为核心、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能源集团公司。电力总装机容量1.2亿千瓦,其中:火电7176万千瓦,水电2202万千瓦,核电448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013万千瓦,风电1271万千瓦,在全部电力装机容量中清洁能源比重占44.37%,具有鲜明的清洁发展特色。
2.3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市碳纤维产业链招商组
联 系 人:曲彤
联系电话:18686850555。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