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年产2万吨汽车涂料项目

来源:吉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时间: 2021-10-22 09:30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简介

  涂料也称油漆,是涂覆在物体表面形成涂膜,起到保护、装饰及其他特殊功能的材料,广泛用于建筑、交通、家居等各个行业。根据用途不同,涂料分为建筑涂料、工业涂料和通用涂料及辅助材料;按照功能的不同,分为防腐涂料、防水涂料和绝缘涂料等;按照形态差别,涂料可分为溶剂型涂料、水性涂料、粉末涂料和无溶剂涂料等,无溶剂涂料本身含有少量溶剂,涂膜过程中溶剂与成膜物质反应成为涂层成分。

  涂料由成膜物质、分散介质、颜填料和助剂等按特定配方加工而成,产品质量主要取决于配方的设计、投料比例的精确性和分散、搅拌的充分程度。成膜物质主要是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分散介质主要是有机溶剂或者水;颜料和填料的主要作用是装饰和填充,主要物质有钛白粉和铁红等;助剂一般是表面活性剂等合成材料,在涂料制作中起润湿、消泡和黏结等作用。

  1.1.2市场前景

  1)发展现状

  涂料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配套材料。据 WPCIA 数据,2017 年全球涂料产量 7144 万吨,产值约 1929 亿美元。2005-2017 ,国内涂料产量保持年均 7%-10%的复合增长率,2017年产量达 2036 万吨,产值约 640 亿美元,规模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

  从下游应用领域里来看,据涂界数据, 2017 年全球建筑和工业涂料产量分别为 2858 4286万吨,建筑涂料占比 40%,工业涂料细分领域中,防腐涂料占 19%,汽车涂料占 13%,木器涂料占 7%2017 年国内建筑、防腐、汽车和木器四种涂料占比分别为 31%29%10% 9%。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7 年我国汽车产量约2900 万辆,同比增长 3%,汽车涂料产量 203万吨,同比增长 8%,按照涂料产量/汽车产量计算,单车涂料用量约 70 千克。

  2)市场前景

  汽车涂料包括汽车 OEM 原厂漆、修补涂料和汽车零部件涂料、卡车和其他车辆用涂料,占比分别约 44%26%18%12%,OEM 漆和修补漆是主要的汽车涂料品种。汽车 OEM 底漆几乎全部需要使用电泳涂料,电泳涂料由全球涂料巨头 PPG 开发并推广,电泳涂料以水性为主,制备和使用技术要求高,据涂界数据,国内汽车电泳漆市场 80%以上被 PPG、巴斯夫、关西等占据,国产化率较低。修补漆一般不使用电泳涂装,但汽车漆的涂装平整度、防腐耐磨和美观等要求均较高,水性修补漆在流平、快干和高固含量等方面存在劣势,目前溶剂型修补漆的比例超过 95%,替代空间较大。

  1.1.3技术分析

  本项目生产技术为企业自主研发技术,产品使用权、生产权、经营权归企业所有。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全球巨头企业普遍具备多种类型涂料的配方技术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相比巨头企业,国内企业当前规模不足,更适合优先选择某一细分领域建立规模。在环保型涂料占比不足、高性能涂料国产化率低和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国内企业需突破环保和高性能涂料配方和技术,以产品质量打造核心竞争力。据涂界统计,2017 年全国扩产、新增、在建和拟建产能合计超过 1300 万吨,其中大部分是水性、高性能等涂料。全球巨头企业逐渐形成了直销、施工和售后服务等一体化模式,客户粘性较强,渠道壁垒显著,近年来国内部分企业一体化模式也逐渐建立。

  2)产业优势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为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医药化工、化工新材料等。目前,全区现有规模以上化工企业35户,占全区规模工业总户数的56.5%;总产值达到138.8亿元,占全区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到80.5%。历经经过20余年的发展建设,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成为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基地、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和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核心区,并于20203月入选第九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实施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以来,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方向,努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规模体量加速壮大,产业链条深度延伸,质量效益显著提高。精细化工产业实力持续攀升,关联企业64家,产品覆盖78大类200余个品种,综合产能300万吨,经济体量占到全区50%以上。目前,驻区企业753户,其中规模工业企业86户,纳税超百万元企业80户(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12户),上市企业7户、外资企业17户。

  3)基础设施优势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环境良好。环江公路将经开区与市区紧密相联,规划区内2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道路、供水、雨排水、污排水、供电、通讯等“七通一平”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完成。主次街路已达到40条,总长68公里;蒸汽管网24公里、给排水管网188公里、供电线路46公里;自来水日供水能力8万吨、工业净水供水能力20万吨、污水处理能力36万吨、供汽能力790/小时(0-38公斤高、中、低压工业蒸汽)、氮气2万立方米/小时、氧气1.2万立方米/小时、氩气50/小时、供电能力18KVA、天然气供气能力1.3亿立方米,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3家运营商通信服务覆盖全区。2017117日,吉林市保税物流中心正式进入封关运营阶段,将积极打造国际货物分拨转运、国际保税物流集散、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国际商品展示、国际金融创新等五大中心,不断提高吉林经开区整体开放程度。

  4)科技创新优势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平台功能,注重研发培育,强化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累计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园区)3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研发服务机构达到39家,与中科院、北京化工大学、吉林大学等12个知名院所建立紧密型战略合作关系,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46家。累计承担国家和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余项,取得科技研发成果134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先进)水平17项、国内领先(先进)水平107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85%,创新驱动持续发力。T400大丝束碳纤维实现真正意义的工业化生产,填补国内空白;5000吨异戊烯醇装置现为国内首套、世界第三套,一举打破国际价格垄断;8万吨醇醚装置为世界首套实现乙氧基连续化生产装置;聚酰亚胺纸中试线为世界独有;维生素E新工艺成功应用,产品纯度和收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建设年产2万吨汽车涂料相关生产装置及配套设施。本项目所需原料在国内市场有充足货源,采购比较方便,运输费用低。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34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0000万元。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70000万元,年均利税总额14500万元,年均利润6000万元,投资回收期5.7年(含建设2年)。

  1.4.2社会评价

  该项目建成后,为社会失业人员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同时对当地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可较大地改变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和质量,增加了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发展当地的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1.5合作方式

  投资方独资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设备、技术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正在编制项目商业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吉林市经开区九站街516-1 

  2.2概况

  吉林市,作为中国特大城市之一,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区位优势、充裕的人力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高效优质的服务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赢得海内外客商的青睐,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吉林市是中国唯一省、市同名城市,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幅员面积2712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636平方公里。辖45县(市),2个国家级开发区、15个省级开发区和1个省级工业集中区,总人口450万,其中城区人口200万。获得的主要桂冠有: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十大中国名城、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未来10年最具竞争力城市等。

  自然资源丰富。吉林市人均水资源4000立方米,是中国平均水平的1.8倍,是中国北方城市平均水平的5.4倍。发电总装机容量472万千瓦时,年发电量130亿千瓦时,占中国东北发电总量的55.5%。林地面积165万公顷,林木总蓄积量1.56亿立方米,是长白山天然绿色特色产品的主要产区和集散中心。耕地面积66.5万公顷,粮食年均产量90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是中国人均占有量的2.6倍,是中国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境内发现各类矿产资源82种,其中镍、钼等8种矿产储量居中国前10位。

  吉林市,位居东北亚地理中心,是200912月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直接腹地和重要结点,南接沈阳,北通哈尔滨,西靠内蒙古,东临朝鲜,已开通的吉林内陆港与辽宁大连港实现“无缝对接”,辐射范围不仅包括东北,还可通达中国内陆,远及日本、俄罗斯、韩国、朝鲜等国家。吉林龙嘉国际机场和即将启用的吉林机场,长珲、沈哈高速公路,长珲城际快速铁路,沈哈复线铁路,连接外县(市)的一小时经济圈,构成了吉林市四通八达、快捷便利的立体交通网络。

  投资环境优良。吉林市,建设“服务型、效能型、法治型、诚信型”政府,树立“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理念,构建了“零距离、一站式、全方位”的“绿色通道”体系和跟踪包保服务体系。吉林市的商贸、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为投资兴业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作为中国东北重要的工业基地,吉林市拥有在职专业技术人员16万人、技术工人32.4万人。此外,全市46所大中专院校、11所职业技校,每年还可向社会输送科技专家和技术工人近4万人。

  2.3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联 系 人:化工产业投资促进局

      话:+86-432-63501332

  电子邮箱:SHC0101@163.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联 系 人:马铁锋

  联系电话:+86-432-62049573

  项目二维码

吉林市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432-65155806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05005864号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