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简介
吉林桦甸(红石)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吉林省桦甸市红石镇境内,站址距长春市公路里程262km,距吉林市公路里程188km,距桦甸市公路里程81km,距白山社区公路里程3km。电站初拟装机规模1200MW(300MWx4台),单级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额定水头264m(最大水头291m,最小水头243m)。主要建筑物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和地下厂房系统组成。工程等别为一等,规模属大(1)型,主要建筑物按1级标准设计,次要建筑物按3级标准设计。上水库位于松花江右岸的高山沟谷中—森景沟上游,地形为北、东、南三面环山的沟谷,流域面积1.59km2,库周具备良好的天然封闭条件。电站下水库利用已建的红石水库,库尾与白山电站尾水位相接。上水库正常蓄水位为580.00m,死水位540.00m,调节库容为1176万m3;下水库正常蓄水位291.00m,死水位289.00m,调节库容1550万m3。
1.1.2市场前景
(1)水电发展现状(抽水蓄能)
抽水蓄能电站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河北岗南电站,经过广州抽蓄电站、北京十三陵抽蓄电站和浙江天荒坪抽蓄电站的建设运行,夯实了抽水蓄能发展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抽水蓄能加快发展,项目数量大幅增加,分布区域不断扩展,相继建设了泰安、惠州、白莲河、西龙池、仙居、丰宁、阳江、长龙山、敦化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抽水蓄能电站。抽水蓄能电站设计、施工、机组设备制造与电站运行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理体系。
(2)水电市场前景(抽水蓄能)
抽水蓄能是当前技术最成熟、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放效益最显著、经济性最优且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电力系统灵活调节电源,在保障大电网安全、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提升全系统性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发展抽水蓄能,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迫切要求,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重要保障。
1.1.3技术分析
电站初拟装机规模1200MW(300MWx4台),单级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额定水头264m(最大水头291m,最小水头243m)。工程区位于较稳定的隆起带上,属于基本稳定台地,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好。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抽水蓄能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大电网安全、促进新能源消纳、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更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当前,抽水蓄能发展正面临重要的窗口期、机遇期,政策预期良好,发展前景广阔。
(2)产业优势
对于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大力发展水电事业将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对于推进地方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电开发通过投资拉动、税收增加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将把地方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形成支撑力强的产业集群,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3)交通优势
红石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吉林省桦甸市白山镇境内,距白山镇约3km。桦甸市有省道S102、S205分别与长春市、吉林市相通,至长春市、吉林市公路里程分别为181km、107km。桦甸市至白山镇有两条县级以上公路经过工程区附近。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上水库上水库工程施工、输水系统施工、地下厂房系统施工、道路连通、机电安装等。工程等别为一等,规模属大(1)型。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根据桦甸(红石)抽水蓄能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成果。通过对该电站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在同等满足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及调峰要求的情况下,有红石抽水蓄能电站电力系统比无红石抽水蓄能电站替代电力系统,每年可以节省运行费12529万元、节约燃料费30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特别是在提高系统调峰能力、优化电源结构、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等方面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随着电力行业的深化改革,电力市场正在发生变化,两部制电价的试行和推进竞争上网的实际情况,都将对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根据国民经济评价结果,该工程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27.81%,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净现值为173810万元,远大于零,因此,兴建该电站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红石抽水蓄能电站经济技术指标比较优越,是东北地区不可多得的优良抽水蓄能站址。兴建红石抽水蓄能电站不仅能够为东北电网提供优质的调峰电力,改善电网供电质量,降低系统运行费用,减少燃煤火电机组对东北地区及首都周围大气的污染,改善当地环境状况,增加美丽景观,以发展旅游事业。同时,可增加地方税收,带动地方建材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活跃地区商品市场,还可以为当地创造劳动就业机会,从而带动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
1.4.2社会评价
为解决电网日益严重的调峰问题,改善电源结构,提高供电质量,为省间输送电提供稳定的电源保障,电网企业迫切需要兴建抽水蓄能电站。红石抽水蓄能电站利用水头适中,地形地质及水源条件优越,淹没影响小,经济技术指标较优越。电站的建成投入运行后可承担电网调峰、调频、调相、储能、系统备用和黑启动负等作用。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发展的需要,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改善网内大容量燃煤火电机组的运行条件,节约系统燃料和运行费,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且电站的建设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红石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后,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当地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电站投入运行后每年可减少燃煤10万吨,可减少NO2、SO2等环境污染物,避免因火电燃煤带来的地下水污染、植被破坏、粉煤灰堆积等生态问题,促进当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
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抽水用电量26.80亿度,发电量20.10亿度,利税4亿元。
1.5合作方式
投资方独资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暂无
1.7项目建设地点
桦甸市红石镇白山社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现场地表测绘和探槽(坑、井)工作基本收尾,完成6条平硐、53个钻孔施工,工程量分别完成2185.5米和3288.5米;项目可研报告和各专项报告正在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桦甸市发展和改革局
地址:桦甸市大街56号
2.2概况
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余脉、松花江上游,;全境东西长119.4km,南北宽约101.7km,面积6624km,地理坐标:东经 126°16~127°45,北纬:42°34′~43°29,东界敦化市,南临靖宇县、抚松县、辉南县,西接磐石市,北与永吉县、蛟河市毗邻。幅员6521平方公里,辖3乡、6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户籍人口数41.7万,城镇化率50%。境内多山地、丘陵,总体地貌“八山一水一分田”。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查明矿产59种,已开发利用28种,是全省四大铁矿基地之一,拥有矿山企业84户,夹皮沟金矿被誉为“中国黄金第一矿”。近年来,桦甸市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着力构建“431”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把桦甸建设成为“新型能源强市、健康产业基地、生态旅游新城”。
近年来,桦甸市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市、“中国好粮油”示范县等27项国家级荣誉。今后一个时期,桦甸市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围绕建设“新型能源强市、健康产业基地、生态旅游新城”的发展定位,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1321”现代产业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举措,锐意进取,克难攻坚,奋力推进“六个振兴”,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目标。
2.3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桦甸市发展和改革局
联 系 人:杨冰
电 话:13894278288
电子邮箱:2783688@qq.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联 系 人:韩延新
联系电话:18043269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