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星期四
登录 注册 吉林省公安厅 吉林省人民政府 吉林市人民政府

吉林市优秀公安文艺作品展(四)最难忘的一次“采访”

来源:吉林市公安局   时间: 2022-06-05 15:39

也许是对文学的特殊偏爱,也许是独到的个人天赋,我从小便对文字有了特殊的爱好。

我参加工作三十余载,虽然也当过七年户籍警,但大多时间将自己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文字综合岗位。在这二十余载的笔耕生涯中,我写了大量反映民警精神面貌的文章,使得一大批优秀民警脱颖而出,成为警营中的学习楷模。

在同行们的眼里,我是唱红脸的,经常往同行们的脸上擦胭抹粉。一次次精心的采访,不仅为自己的劳动成果所欣慰,更为优秀民警的精神所感动。然而,最受感动的一次,当属对时任磐石市公安局安乐派出所所长张志留的一次特殊采访

事情发生在19878月,当时,我刚上班仅一年时间。一天,局纪委书记贺代富要到安乐派出所去查一起信访案子。信中反映,安乐派出所所长收受群众钱财,其中大米就有上千斤。

由于纪委人少,书记便抽调我一同前往。

按照上访信反映的情况,纪委书记首先对张所长进行了面对面的谈话,让其端正态度,配合工作。

为了防止串通,我们决定从外围查起。

按照书记的指示,我们首先找到了送米人于某。开始时,于某不承认送米的事实,生怕惹出是非,给张所长添麻烦。经过一番开导,于某终于透漏了实情。

原来,于某妻子有病,为了看病,家里一贫如洗,负债累累。为帮助于某一家尽快摆脱贫困。几年来,张志留没少帮助于某。春天,没钱买种子,他东拼西凑,把钱垫上;夏季,没钱买农药,他购买后,主动送去;没钱给妻子治病,他发动群众,尽最大努力帮助张罗。

看着我们十分严肃的表情,一件件往事涌上于某的心头。他情绪有些激动,似乎有满腹委屈,他眼含热泪地对我们说:张所长对我家帮助这么大,大米下来了,吃点新大米有啥不行的,至于你们兴师动众的?再说了,他吃也不白吃,多暂都给我钱。这是多好的人啊!

为防止把现场的气氛搞僵,我们一边开导于某,劝他别往心里去,一边告知他,今后如有什么困难,也可以找我们帮助解决。

这样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缓和一下现场尴尬的气氛,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对立情绪。

回到所里,我们再次找到张所长,进一步了解群众反映他收受群众大米的事。

谁知,张所长竟打开笔记本,让我们看他给于某寄钱的收据。

原来,于某每次给张所长送大米,张所长总是百般推迟。看到于某用牛车把米送到家,也不好再让人家拉回去。没办法,张所长只好按照当时市场价,把钱给于某寄回去。

怕有群众反映,细心的张所长总是把汇款收据一一粘贴在笔记本上,生怕日后说不清楚。

看到这些,我的心中敬慕之情油然而生。不由感叹:这样的清廉所长哪里去找!

正在这时,书记与当地党委、政府领导的谈话结束了。我们将调查情况向他如实做了汇报。书记说,与其来查案子,不如说是向典型来学习的。经过大半天的交谈,党委、政府对张所长高度肯定。没啥疑问了,张所长是个好所长!案子调查到此结束。不过,还有个新任务。小刘啊,你文笔好,这个任务交给你,你负责对张所长进行深入采访,形成材料,全市推广,我们就是缺少这样的典型,我们决不能让真金埋在土里。

按照书记的指示,第二天,我对安乐派出所的全体民警进行了一次采访,紧接着,又找到乡里各站、办、所负责人,针对张所长的事迹,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了解。

一天下来,素材积累了不少,可就是无从下笔。所谈之事,都是些零星小事。根本没有打动我内心的地方。无奈,只好悻悻而归。

怎么办呢?我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我决定,明天到张所长家里再做一次采访。

那是一个初秋的上午,我来到张所长家中。这是一个不足四十平米的小院,院内放着一台人力三轮车,车上,身着老式警服的大嫂就是张所长的爱人于金凤。只见她满脸皱纹,一副沧桑的样子,正要骑车出去。

我说明来意后,她热情地把我让进屋里。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卧室了。室内,不过十平米,既没有冰箱,也没有洗衣机,一台十四英寸黑白电视,算是家中最贵重的家用电器了。

采访中,我了解到,张所长有三个女儿,最大的十四岁,最小的八岁,都在上小学,妻子没有职业。

为了维持家庭开支,张所长花了二十多元钱,给爱人焊接了一台人力三轮车,让爱人每天为邻居的蛋糕厂推销蛋糕。

我问:生意咋样?

她很是难为情地说:多的一天能挣个四块五块的,少的也就两块三块的。

其实,在这个年代,一个月能挣上百十来块钱也就不少了,关键是得看着人家脸色行事,有的小卖店业主就像撵狗似的,买卖不好做呀!

正说话间,张所长的小女儿放学回来,一进屋,便嚷着要参加速算学习班,张所长的爱人就说:一共就学十几个数,还上啥速算班。快出去,没看有客人吗!

赶走了小女儿,她再次与我聊了起来:志留原本在三二四厂公安处上班,虽然自己没工作,但也能在厂子里找些零活做,多少也能挣些钱填补家用。可志留就是不干,非得调进公安局,没办法,胳臂拧不过大腿,只能跟着来了。结果,家整成这样。不怕你笑话,夏天,连块雪糕都舍不得给孩子买,别说上啥速算班了。

谈到这里,一阵酸楚一下子涌上我的心头。这不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典型吗!

告别张所长的爱人,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到局里,我连夜撰写了人物通讯《告出来个清官》,不久,先后有四家报刊杂志刊登此文。意想不到的是,竟获得当年全国新闻广播征文三等奖。

随着媒体作用的发挥,张志留的名气越来越大,当年十月,张志留作为全省爱民模范事迹报告团成员之一,在全省公安系统作报告达三十多场,被吉林省公安厅荣记个人三等功。次年,张志留被吉林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经层层推荐,1995年,张志留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也是磐石市公安局迄今为止全局民警获得的最高荣誉。

闲暇之余,我曾不止一次将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年轻民警听,只要自身净、自身硬,就不怕别人搬弄是非,这就叫真金不怕火炼,清者不惧奸佞。作为一名人民警察,面对各种诱惑,要时刻坚守底线,做优秀党员,当忠诚卫士,出污泥而不染,也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刘延湖,男,汉族,中共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市诗词学会会员。19867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磐石市见义勇为协会秘书长。参加公安工作35年来,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2012年被吉林市委市政府授予百名优秀政法干警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王兆顺)
站点地图
联系电话:0432-65155806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站点地图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05005864号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