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医学 凝铸医德
吉林卫生学校新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活动月正式启动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9月20日,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吉林卫生学校2017级新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活动月启动仪式在校园里隆重召开。这项活动的启动,将大幅提升学生们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们的职业技能水平,对他们一生的职业生涯将起到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校长在启动仪式上对学生们提出了五点希望,希望他们以德立身,志存高远,把自己打造成品德养成型学员;希望他们努力钻研,把自己打造成职业技能型学员;希望他们坚定追求,坚守职责,把自己打造成职业素养型学员;希望他们锤炼意志,永不言败,把自己打造成攻坚克难型学员;希望他们诚信友善,团结互助,把自己打造成善于合作型学员。校长表示,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就是学校的综合实力,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他相信,在当代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从吉林卫生学校走出去的学生一定德才兼备。
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活动,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让学生清晰认识到医护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素养,明确学习的目标,确定发展的方向,以医护工作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增强文化知识的储备、加强操作技能的水平、提升自身的涵养,成为技能型、社会型、实用型的人才。
学校要求学生在提高文化素养,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护理技能以外还要不断进取和求知,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扩大知识面、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医护专业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技能的培训、素养教育一系列活动,力争达到实习、就业医院的要求,乃至未来工作的要求。
正在长春市中心医院实习的2015级护理四班聂彤彤代表全体学员在会上讲了自己在实习中的切身体会。她强调了两点,一是要牢牢掌握专业知识,二是要学会沟通的技巧。她说,如果专业技能知识不过关,工作就没法开展,而如果不懂得与带教老师和患者沟通,实习乃至将来的工作都会困难重重。
吉林卫生学校2017级新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活动月活动将持续40天。当天,是该校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活动月的启动日,随后学校还将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医护人员的风采,召开主题班会,邀请就业单位的老师给学生做就业引导讲座、学习《弟子规》,最后还要评选出职业素养校园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