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湖位于吉林市主城区东南方向,跨丰满、蛟河、桦甸3个县(市)区,是吉林省最大的湖泊,东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经国家旅游局批准为AAAA级旅游景区。
为把松花湖打造成为生态涵养、风景游览、文化游赏、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科研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湖泊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吉林松花湖风景名胜区多措并举,全面开展湖区生态环境修复整治工作。
一是整合渔业资源,取缔拦网养殖,打通鱼类繁殖生命通道。为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增殖养护渔业资源,松花湖管委会落实市委、市政府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在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积极推进渔业资源整合工作,2019年5月22日,松花湖最后一道拦网拆除完毕,宣告了松花湖115处拦网养殖设施拆除工作圆满收官,松花湖水域存在近40年的拦网养殖模式退出历史舞台,开启了松花湖生态渔业发展的新纪元。
二是落实禁渔制度,为鱼类繁殖争取黄金时间。松花湖每年在鱼类繁殖季节设置禁渔期,在此期间,渔业发展局、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等工作人员深入沿湖村屯,广泛宣传,做通村民思想工作,组织丰满公安分局、松旅公安分局、市农业农村局、江城律师事务所有关负责同志,研究讨论了对非法捕鱼行为的法律适用、调查取证、公安管辖、案件移送、行政执法、机构设置等多个问题,达成了各部门间深化合作、保护生态环境的共识。渔政执法人员连续作战,不分昼夜,进驻禁渔一线,组织开展系列执法行动,通过收缴各类挂网、暂扣涉渔三无船、移交公安机关立案等方式,依法依规严厉查处和打击盗捕渔业资源行为,促进了松花湖渔业生态环境的逐步恢复。
三是增殖放流,丰富生物品种资源。为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松花湖风景名胜区开展了吉林松花湖系列增殖放流活动,促进了渔业种群资源恢复,起到了净化湖区水质、改善碳循环,缓解温室效应的作用。
四是抓住重点,联合执法,加大对船舶污染物监管力度。为进一步落实《吉林市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合监管制度》,全面加强湖区船舶污染防治和履行监管职责,大力推动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等环节无缝对接,开展船舶污染防治专项活动,开展水域环境联合巡查,依法严厉打击船舶违法排污行为,努力保护和改善松花湖水域生态环境。
五是联合联动,遏制农业面源污染。为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水环境问题,松花湖风景名胜区加大了与吉林松花江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及相邻两市一区政府的协调工作力度,加大了湖面区禁耕的宣传和整治力度,通过两市一区各部门联合执法,集中清理了滩涂地违法耕种的农作物。
六是清除顽疾,整治环境。为全面整治景区内生态环境秩序,松花湖风景名胜区集中对松花湖坝东核心景区长期不使用的“僵尸船”进行清理。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大力争取群众支持,强化部门配合联动,截至目前,共清理沿岸“僵尸船”49艘,有效提升了景区旅游环境,解决了核心景区“僵尸船”乱停乱放、影响整体形象、留下生态环境隐患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