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三年站排头 实现新突破”2025年吉林市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蛟河市专场
日期:2025-09-26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字号: 变大 变小
收藏 打印

图为发布会现场

9月25日,吉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三年站排头 实现新突破”2025年吉林市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蛟河市专场,蛟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威,蛟河市委常委、副市长王英武,蛟河市政府副市长荆闯,蛟河市政府副市长陈连波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蛟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威:

年初以来,蛟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锚定“三年站排头,实现新突破”目标,加压奋进、真抓实干,推动“三个蛟河”建设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一是活力蛟河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市领导“包招商”机制见行见效,银岗矿山开发等15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成功签约,招商引资项目占产业类项目固投比重达72.2%。突出“一号项目”牵引作用,深化项目建设巡回服务,开复工蛟河抽水蓄能电站等5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其中产业项目投资占比达74.6%。抢抓政策机遇,谋划超亿元项目21个,上争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专项债券资金同比增长39.7%。“九解一协调”3.0版见行见效,144名“企业知心人”助企纾困,累计帮助企业对接订单2300余万元,协调贷款6亿元,华磊石业等9户企业升规入统,保健用品生产等4户“双停”企业和“半拉子”工程成功盘活。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二是特色蛟河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围绕“1563”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全面推进“五大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农特产品深加工产业增量增效。得利斯甜糯玉米项目全面投产,窝集口煎饼等8个优质农产品入选“礼遇吉林”产品,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同比增长11.5%。石材产业加快升级。新引进银岗矿山等3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固城固废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吉荣石材建成投产,高端板材年生产能力达到240万平方米。医药健康产业乘势而上。添正生物万吨明胶扩能项目加速推进,新开工医美产品生产加工等项目3个,引进、恢复各类生产药品文号6个,医药健康产业产值实现2.7亿元,同比增长8.9%。新能源产业加快布局。牢牢把握东北地区首个、吉林省唯一的国家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政策机遇,全力推动蛟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加快建设,白石山镇中深层地热供暖项目全面开工,绿电产业园项目完成选址,新能源在建及并网装机容量达136.2万千瓦。文旅产业多点绽放。拉法山游客服务中心竣工投用,红叶谷森林小剧场等业态创新推出,登山纳福、红色研学等20条旅游线路精心打造,接待游客人数、综合收入分别增长72.8%、84.5%。

三是幸福蛟河民生福祉持续增进。35件民生实事掷地有声,财政支出86.4%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供热主管网连接工程完成铺设,“一城一网、多源互补”的城市供热体系基本形成。朝中等30所学校维修改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显著,辖区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本地就诊率达8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和防止返贫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工作扎实开展,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分别提高至896元、752元。扎实推进灾后重建,完成水毁农村公路修复58公里、桥梁改建25座,百姓“出行难”问题得以解决。“情指行”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高效运行,长安派出所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百姓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下半年,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部署,以超常规、更有为的工作状态,奋力实现全年发展目标。重点打好5场硬仗。

一是打好“内需扩容”仗。抢抓以旧换新等政策红利,借助红叶旅游季等特色节庆带火消费,让“钱包”鼓起来、市场活起来;压实“管行业必管固投”责任,推动项目早落地、早见效,让消费拉动力与投资驱动力形成叠加效应。二是打好“产业跃升”仗。立足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推动优势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小苗成大树”,让农特产品深加工产业更“精”,石材产业更“优”,医药健康产业更“兴”,新能源产业更“强”,文旅产业更“旺”。三是打好“改革开放”仗。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用开放的视野拓展发展空间,统筹抓好政务服务、开发区、国企、农信等重点领域改革,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激活发展活力,破除发展障碍。四是打好“民生提质”仗。办好办实年度35件民生实事,扎实开展民生问题大调研大起底系列行动,及时兜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发展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暖人心。五是打好“底线守护”仗。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坚决守牢安全底线、生态红线、耕地红线、地方政府债务警戒线和统计数据质量线,让发展既快又稳,既好又实。

总之,我们将以“站排头、当先锋”的闯劲,以“钉钉子、抓落实”的韧劲,为“三年站排头,实现新突破”作出更大贡献,为吉林市全面振兴贡献蛟河力量!




(责任编辑:赵梅霞)
初审:赵梅霞 复审:尹小婧 终审:宋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站群导航
站群导航 |
县(市)区政府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州政府网站 |
各省市政府网站 |
国家部委网站 |
新闻媒体
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监委市委政法委市法院
市检察院
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州政府网站各省市政府网站
国家部委网站新闻媒体
联系电话:0432-65155806
本站流量: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05005864号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浏览关闭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三年站排头 实现新突破”2025年吉林市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蛟河市专场
日期:2025-09-26    来源:吉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图为发布会现场

9月25日,吉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三年站排头 实现新突破”2025年吉林市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蛟河市专场,蛟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威,蛟河市委常委、副市长王英武,蛟河市政府副市长荆闯,蛟河市政府副市长陈连波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蛟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威:

年初以来,蛟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锚定“三年站排头,实现新突破”目标,加压奋进、真抓实干,推动“三个蛟河”建设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一是活力蛟河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市领导“包招商”机制见行见效,银岗矿山开发等15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成功签约,招商引资项目占产业类项目固投比重达72.2%。突出“一号项目”牵引作用,深化项目建设巡回服务,开复工蛟河抽水蓄能电站等5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其中产业项目投资占比达74.6%。抢抓政策机遇,谋划超亿元项目21个,上争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专项债券资金同比增长39.7%。“九解一协调”3.0版见行见效,144名“企业知心人”助企纾困,累计帮助企业对接订单2300余万元,协调贷款6亿元,华磊石业等9户企业升规入统,保健用品生产等4户“双停”企业和“半拉子”工程成功盘活。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二是特色蛟河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围绕“1563”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全面推进“五大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农特产品深加工产业增量增效。得利斯甜糯玉米项目全面投产,窝集口煎饼等8个优质农产品入选“礼遇吉林”产品,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同比增长11.5%。石材产业加快升级。新引进银岗矿山等3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固城固废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吉荣石材建成投产,高端板材年生产能力达到240万平方米。医药健康产业乘势而上。添正生物万吨明胶扩能项目加速推进,新开工医美产品生产加工等项目3个,引进、恢复各类生产药品文号6个,医药健康产业产值实现2.7亿元,同比增长8.9%。新能源产业加快布局。牢牢把握东北地区首个、吉林省唯一的国家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政策机遇,全力推动蛟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加快建设,白石山镇中深层地热供暖项目全面开工,绿电产业园项目完成选址,新能源在建及并网装机容量达136.2万千瓦。文旅产业多点绽放。拉法山游客服务中心竣工投用,红叶谷森林小剧场等业态创新推出,登山纳福、红色研学等20条旅游线路精心打造,接待游客人数、综合收入分别增长72.8%、84.5%。

三是幸福蛟河民生福祉持续增进。35件民生实事掷地有声,财政支出86.4%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供热主管网连接工程完成铺设,“一城一网、多源互补”的城市供热体系基本形成。朝中等30所学校维修改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显著,辖区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本地就诊率达8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和防止返贫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工作扎实开展,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分别提高至896元、752元。扎实推进灾后重建,完成水毁农村公路修复58公里、桥梁改建25座,百姓“出行难”问题得以解决。“情指行”一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高效运行,长安派出所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百姓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下半年,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部署,以超常规、更有为的工作状态,奋力实现全年发展目标。重点打好5场硬仗。

一是打好“内需扩容”仗。抢抓以旧换新等政策红利,借助红叶旅游季等特色节庆带火消费,让“钱包”鼓起来、市场活起来;压实“管行业必管固投”责任,推动项目早落地、早见效,让消费拉动力与投资驱动力形成叠加效应。二是打好“产业跃升”仗。立足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推动优势产业“老树发新芽”、新兴产业“小苗成大树”,让农特产品深加工产业更“精”,石材产业更“优”,医药健康产业更“兴”,新能源产业更“强”,文旅产业更“旺”。三是打好“改革开放”仗。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用开放的视野拓展发展空间,统筹抓好政务服务、开发区、国企、农信等重点领域改革,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激活发展活力,破除发展障碍。四是打好“民生提质”仗。办好办实年度35件民生实事,扎实开展民生问题大调研大起底系列行动,及时兜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发展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暖人心。五是打好“底线守护”仗。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坚决守牢安全底线、生态红线、耕地红线、地方政府债务警戒线和统计数据质量线,让发展既快又稳,既好又实。

总之,我们将以“站排头、当先锋”的闯劲,以“钉钉子、抓落实”的韧劲,为“三年站排头,实现新突破”作出更大贡献,为吉林市全面振兴贡献蛟河力量!




(责任编辑:赵梅霞)
初审:赵梅霞 复审:尹小婧 终审:宋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