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双向奔赴才聚江城——“本硕博青年人才吉林行招聘活动”见闻
日期:2025-09-28    来源:江城日报
字号: 变大 变小
收藏 打印

江城秋日,天高水阔。

9月25日,义德源大酒店内,来自五湖四海的热切与一座城市的期望在此汇聚。这一天,吉林市将自己的未来铺展而开,静候青春的笔触落下第一行注解。

吉林省2025年本硕博青年人才吉林行(吉林市专场)招聘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北国江城以其坚实的产业基础、诱人的政策红利与独特的城市气质,向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才俊发出诚挚邀请。年轻学子也以学识、朝气与理想,回应这份召唤。会场内,每一次眼神交汇、每一场深入沟通,都在为一场关乎未来的“双向奔赴”写下生动序章。

这是一次跨越山海的相遇,这是一次锚定明天的携手。

招聘区被巧妙划分为招聘洽谈、政策宣传、文旅体验与农产品展销板块。这样的设计,使求职不再局限于简历投递,而升华为一次对城市的沉浸式体验。

在“‘岗’好有我 ‘职’等你来”的主题标语下,84家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展位井然排列。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教育医疗……吉林市的产业底蕴与引才决心,在此清晰呈现。

展位前,求职者手执简历,与招聘方深入交流,年轻的脸庞写满期待。企业代表耐心解答,展现出招贤纳士的诚意。

一位化工专业博士生与某企业招聘负责人畅谈近20分钟,问题不仅涉及薪酬,更深入技术路径、团队结构和未来规划。企业方细致回应,彰显对高层次人才的重视。这样的对话,不仅是知识与岗位的匹配,更是“学以致用”的鲜活体现。

东北电力大学人事处工作人员张有佳表示:“我们面向全国招才,既提供编制与晋升通道,也打造无忧的发展环境。希望人才来得放心、留得安心。”

“吉林市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愿为这里贡献力量。”在北华大学完成本硕学业的孙宇扬,亲历了江城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决心留下发展。控制工程专业出身的他,对本地相关产业前景充满信心。

政策宣传区里,工作人员不再是照本宣科的宣讲员,而是变身“政策顾问”。一位硕士毕业生详细咨询创业补贴流程,工作人员不仅逐条解读,还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后续沟通。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政策不再冰冷,而是可感可及。

来自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硕士刘翔坦言,吸引他的是吉林市引才的诚意。从安家补贴到住房保障,每一项政策都落到实处。“我看重的不只是待遇,更是明确的发展路径和真实的工作内容。”

除了岗位,一座城市更需要展现其生活温度与文化魅力。农产品展销与文旅体验区的设置,正是这一理念的巧妙落地。

灵芝、黑木耳、甜玉米……这些来自黑土地的特产,成为连接情感的纽带。一位华东理工大学学生笑言:“还没确定工作,先被吉林美食‘圈粉’。”轻松的氛围,让求职不再只有紧张,更添一份亲切。

而融合雾凇、陨石、京剧等元素的文创产品,则悄然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它们仿佛在轻声诉说:这里不仅有事业,也有生活;不仅是奋斗的舞台,也是安放身心的家园。

打卡集章、签名留念等互动环节,为招聘会注入了仪式感,使其超越单纯的求职场景,成为一次关于未来的美好约定。

“这场招聘会令我印象深刻。”一位北京理工大学学生感慨,“不仅规模大,沟通也更深入。”

哈尔滨博实公司吉林分公司的纪女士在半小时内收到30多份简历,她表示:“匹配度很高,后续将进一步对接。”

人才选择城市,是基于产业生态、政策环境、文化氛围与生活品质的综合考量。吉林市通过这次活动,将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魅力”有机融合,展现出一座城市的发展诚意。

这更是一场彼此成就的双向赋能。城市为人才搭建舞台,人才以智慧与活力反哺城市,共促高质量发展。

青年人才代表张彪在发言中表示:“选择吉林,不是单向付出,而是一场共同成长。这里能安放我们的梦想,也能托举我们的人生。”一种共建共享的发展共识,正在彼此心中萌芽。

盛会终有期,奔赴无止境。这批青年才俊与北国江城的缘分,已从一场成功的“初见”,迈向携手“同行”的新阶段。这不仅是人才寻获舞台的胜利,更是城市汇聚活水的成功。一个由人才与城市共同执笔的未来,正挥毫泼墨,落笔开篇。(刘利颖 王艾菲)



(责任编辑:赵梅霞)
初审:赵梅霞 复审:尹小婧 终审:宋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站群导航
站群导航 |
县(市)区政府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州政府网站 |
各省市政府网站 |
国家部委网站 |
新闻媒体
市人大市政协市纪委监委市委政法委市法院
市检察院
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工作部门
市州政府网站各省市政府网站
国家部委网站新闻媒体
联系电话:0432-65155806
本站流量: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网站标识码:2202000006
吉公网安备:22020402000219号
ICP备案编号:吉ICP备05005864号
版权所有:吉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23年9月12日 星期二
登录 注册智能问答无障碍浏览关闭适老化
WWW.JLCITY.GOV.CN
双向奔赴才聚江城——“本硕博青年人才吉林行招聘活动”见闻
日期:2025-09-28    来源:江城日报

江城秋日,天高水阔。

9月25日,义德源大酒店内,来自五湖四海的热切与一座城市的期望在此汇聚。这一天,吉林市将自己的未来铺展而开,静候青春的笔触落下第一行注解。

吉林省2025年本硕博青年人才吉林行(吉林市专场)招聘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北国江城以其坚实的产业基础、诱人的政策红利与独特的城市气质,向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才俊发出诚挚邀请。年轻学子也以学识、朝气与理想,回应这份召唤。会场内,每一次眼神交汇、每一场深入沟通,都在为一场关乎未来的“双向奔赴”写下生动序章。

这是一次跨越山海的相遇,这是一次锚定明天的携手。

招聘区被巧妙划分为招聘洽谈、政策宣传、文旅体验与农产品展销板块。这样的设计,使求职不再局限于简历投递,而升华为一次对城市的沉浸式体验。

在“‘岗’好有我 ‘职’等你来”的主题标语下,84家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展位井然排列。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教育医疗……吉林市的产业底蕴与引才决心,在此清晰呈现。

展位前,求职者手执简历,与招聘方深入交流,年轻的脸庞写满期待。企业代表耐心解答,展现出招贤纳士的诚意。

一位化工专业博士生与某企业招聘负责人畅谈近20分钟,问题不仅涉及薪酬,更深入技术路径、团队结构和未来规划。企业方细致回应,彰显对高层次人才的重视。这样的对话,不仅是知识与岗位的匹配,更是“学以致用”的鲜活体现。

东北电力大学人事处工作人员张有佳表示:“我们面向全国招才,既提供编制与晋升通道,也打造无忧的发展环境。希望人才来得放心、留得安心。”

“吉林市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愿为这里贡献力量。”在北华大学完成本硕学业的孙宇扬,亲历了江城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决心留下发展。控制工程专业出身的他,对本地相关产业前景充满信心。

政策宣传区里,工作人员不再是照本宣科的宣讲员,而是变身“政策顾问”。一位硕士毕业生详细咨询创业补贴流程,工作人员不仅逐条解读,还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后续沟通。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政策不再冰冷,而是可感可及。

来自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硕士刘翔坦言,吸引他的是吉林市引才的诚意。从安家补贴到住房保障,每一项政策都落到实处。“我看重的不只是待遇,更是明确的发展路径和真实的工作内容。”

除了岗位,一座城市更需要展现其生活温度与文化魅力。农产品展销与文旅体验区的设置,正是这一理念的巧妙落地。

灵芝、黑木耳、甜玉米……这些来自黑土地的特产,成为连接情感的纽带。一位华东理工大学学生笑言:“还没确定工作,先被吉林美食‘圈粉’。”轻松的氛围,让求职不再只有紧张,更添一份亲切。

而融合雾凇、陨石、京剧等元素的文创产品,则悄然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它们仿佛在轻声诉说:这里不仅有事业,也有生活;不仅是奋斗的舞台,也是安放身心的家园。

打卡集章、签名留念等互动环节,为招聘会注入了仪式感,使其超越单纯的求职场景,成为一次关于未来的美好约定。

“这场招聘会令我印象深刻。”一位北京理工大学学生感慨,“不仅规模大,沟通也更深入。”

哈尔滨博实公司吉林分公司的纪女士在半小时内收到30多份简历,她表示:“匹配度很高,后续将进一步对接。”

人才选择城市,是基于产业生态、政策环境、文化氛围与生活品质的综合考量。吉林市通过这次活动,将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魅力”有机融合,展现出一座城市的发展诚意。

这更是一场彼此成就的双向赋能。城市为人才搭建舞台,人才以智慧与活力反哺城市,共促高质量发展。

青年人才代表张彪在发言中表示:“选择吉林,不是单向付出,而是一场共同成长。这里能安放我们的梦想,也能托举我们的人生。”一种共建共享的发展共识,正在彼此心中萌芽。

盛会终有期,奔赴无止境。这批青年才俊与北国江城的缘分,已从一场成功的“初见”,迈向携手“同行”的新阶段。这不仅是人才寻获舞台的胜利,更是城市汇聚活水的成功。一个由人才与城市共同执笔的未来,正挥毫泼墨,落笔开篇。(刘利颖 王艾菲)



(责任编辑:赵梅霞)
初审:赵梅霞 复审:尹小婧 终审:宋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