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这条路坑洼不平,没想到乡里和企业一起动手,没几天就修得平平整整,出门再也不用‘颠簸’了!”近日,船营区欢喜乡欢喜村村民杜大姐走在焕然一新的张王公路上,脸上满是笑意。这条村民日常出行的“民生路”,正是欢喜乡以政企协作破解道路治理难题、提升群众幸福感的生动缩影。
道路安全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也是群众最关心的“身边事”。为及时发现并解决道路隐患,欢喜乡主动创新治理模式,充分激活村级路长、网格员“前哨”作用,建立日常巡查、实时上报、动态监测机制,让辖区内每一段道路的破损、积水等问题都能“早发现、早登记、早处置”,从源头杜绝“小隐患拖成大问题”。
欢喜乡打破“单一依赖财政”的传统思路,积极对接本地企业,探索出“企业赞助+政府配套”的共建模式。通过主动沟通、精准对接,邀请船营市政、吉林市市政公司等爱心企业参与进来,汇聚社会力量为道路修复“添力”。截至目前,政企携手已完成26处破损路面填补、1处水毁路基修复,还为急陡弯路段安装2处会车观察镜,道路问题处置效率较以往提升超50%,实现了道路小修小补“及时看诊、快速治愈”。
路通则心近,路平则民安。如今,一条条平整安全的乡村道路,不仅畅通了村镇出行“微循环”,更织密了基层治理“连心网”。下一步,欢喜乡将持续深化政企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以“未诉先办”的主动作为,铺就更多守护群众安全、助力乡村振兴的“安心路”“幸福路”。
图为破损路面修复现场